第95章 送人头与刷声望_诈宋
笔趣阁 > 诈宋 > 第95章 送人头与刷声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5章 送人头与刷声望

  “狂妄!”没想到安维轩能在御前这般贬低自己,那御史先是一怔随之斥道,转而向丹墀之上拜道:“陛下,此人于君前失仪狂悖,实应逐出宫禁夺去官职永清不叙用。”

  那御史话音落下,安维轩也是向丹墀之上拜道:“陛下,这位御史大人还未听微臣所言之读书境界,便如此与微臣定个狂悖的罪名,微臣心中委屈。”

  若在一众臣子的眼中看来,一个从七品御史,一个从八品的评事级别小官,于朝堂上吵架与蚂蚁掐架没什么两样,甚至可以说是君前失仪,却罕见的没有人出来训斥,在有心人的眼中却是另一番情景。

  见这两个小人物于丹墀之下吵架,赵构面容上依旧看不出丝毫表情,却罕见的开了口,与安维轩说道:“你且说说,你所谓的读书的境界!”

  “微臣以为读书者有三重境界。”安维轩躬身回道,随后细言:“臣以为古人冶学讲究厚积薄发,所以这第一阶段,重点在于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,这是为看,要博览群书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,论语言学而不思则罔,博览群书,就要学会互相比较,与自己的经因比较,就有所得。

  但微臣以为读书的最终成熟就是要返璞归真,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在明明德,在止于至善、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、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学习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,顺应于这个规律从心所欲不逾矩。”

  顿了顿,安维轩继续说道:“依微臣简而言之初将读书的三重境界总结为:初能望文生义,死记硬背,可小成。进能变通运用,巧舌如簧,有一得。终能深入浅出,知行合一,方大就。”

  听言,赵构点了点头。

  那御史看着安维轩,冷笑着问道:“那不知这位安大人所学,读书读到几成了?”

  安维轩应道:“知行合一,然知易行难,吾仍于困顿之中。”

  听安维轩言,那御史冷哼道:“大言不惭……”

  “何为大言不惭?”安维轩忽换了语气,说道:“方才下官己经说过,读书最成熟的就是要返璞归真,在明明德,在止于至头部、地法天、天法道,道法自然,进而体悟自然的规律,顺应于这个规律。而下官将三皇五帝到本朝,将社会进程分为三个阶段,正是下官对社会规律的感悟。”

  那御史笑了起来,言道:“遍观朝野重臣,皆为当世大儒,学问不知比你深厚多少,你竟然放言感悟老庄地法天、天法道,道法自然,依我看实是一派胡言,倒是你在这里妖言蛊惑圣心,实是罪不容赦。”

  “这位御史大人好大的威风,动辄与人定罪,莫非御史做的久了看谁都像有问题,神经过于紧张,以致内火攻心,走火入魔?”安维轩笑了起来,又反问道:“既然这位御史大人不信道法自然,那下官敢问秦亡后,为何拥有纵长之称的项羽最终会一败涂地?”

  “项羽残暴不仁,自当败亡。”那御史回答的很是简单。

  “这只是此其一!”竖起一根手指,安维轩点了点头,随后又竖起另四根手指,方道:“另还有其二、其二、其三、其四^。”

  听安维轩维言,那御史冷笑着说道:“那本官倒要想见识下阁下的高见了。”华秀不管对方是何的表情,安维轩放下手掌,向赵构拜道:“陛下,依微臣所见,项羽失败虽有诸多原由,史学家对此论断早己汗牛充栋,自是不须微臣饶舌多言,但依微臣来看有一点却不得不说不得不重视,那便是项羽违悖了天下进程的大势,逆势而行导致灭亡。”

  “卿可细言。”赵构再一次发了话。

  此时殿中一众臣子也在望着安维轩,毕竟自廷试策试时安维轩写的策答就另辟蹊径,令人有不明觉厉之感,没有人敢轻易接这个话头,也就是这个御史为了献媚于工部尚书詹大方而参劾安维轩,但眼下看来此人明显准备不足处于劣势,就是一送人头刷声望、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愚蠢货色。

  应了声是,安维轩言道:“秦一统六国,实行创皇帝制、中佒集权、郡县制度。经济上实行土地制度、户籍制度、重农抑商制度。文化上实行统一文字、五德学说、焚书坑儒、封禅大典等制度。然项羽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,目光短浅,策略错误,企图恢复春秋、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,更封立十八个诸侯王,搞分裂割据,将华夏倒退到割据分裂的旧时代里去,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,逆势而行终致灭亡。”

  百官中不乏明白人,知晓安维轩所言不管是对是错,但句句都说在天子的心坎里,足以给天子留下一个好印像。

  那御史也是明白人,但又不肯认输,忙说道:“陛下,这不过是为个例!”

  “御史大人此言差矣,项羽之败亡绝非是个例耳!”不等那御史话音落下,安维轩开口反驳,继续说道:“无独有偶,在项羽灭亡二百年之后依旧有人开历史倒车,却难免覆灭之命。”

  安维轩句句都依正统论,令赵构听得起了兴致,问道:“卿所言的可是篡汉的王莽?”

  “陛下圣明!”安维轩拜道。

  那御史忙说道:“莽贼篡汉有违天命,自当灭亡。”

  听言,安维轩戏谑道:“这位御史大人自言常读书,怕是只读个囫囵,未能究其失败的原因与本质。”

  “卿且继续言。”赵构越听越有兴致。

  被安维轩讥笑,但见天子越发的生起兴致,那御史更不敢说些什么,只好垂手而立。

  应了声是,安维轩继续说道:“王莽篡汉固是有违天命,然王莽食古不化,竭力复古,欲以一部周礼治理天下,以夏周之井田代秦汉之阡陌,逆历史大势而行,败亡亦在情理之中。”

  前有西楚霸王项羽,后有篡汉的王莽,借此二人为例,安维轩将自己的观点阐述了一遍,倒也引得朝中许多臣子暗暗点头。

  说完之后,安维轩将目光投向那个参劾自己的御史,笑言道:“这位御史大人若觉得下官所言有不当之处,欢迎斧正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